“二蛋是個有良心的孩子。可這結婚不辦酒席,我跟村里人咋解釋?”“我來給大家解釋……”12月17日,海原縣關莊鄉窯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外的積雪還未融化,但屋內已經熱鬧起來。原來該村自編自演的小品《喜事新辦》,正式通過了海原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彩排驗收。
“現在我們這里的鄉風、家風、民風都發生了很大變化,排演的這個小品就是我們最真實的民風寫照。我們村已經形成了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。”小品《喜事新辦》演職人員王臻高興地說。
王臻家住窯兒村,今年他家喜事臨門。“不久前,我給兒子和兒媳辦了婚禮,女方家沒要一分錢彩禮,讓我很感動。”王臻的父親王俊清說起親家“零彩禮”嫁女的事,心里滿是溫暖。
“我和我媳婦是在工作中慢慢了解后才戀愛結婚的,起初岳父岳母計劃要5萬元彩禮,后來他們選擇了不要彩禮。”王臻說,結婚后他和媳婦收到了村委會獎勵的300元積分,用這些積分可以在村上超市采購日常所需。
近年來,海原縣扎實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工作,縣級領導掛帥包抓,縣鄉村三級干部齊抓共管,確定婚俗陋習突出重點治理村和社區39個,先后指導18個鄉鎮和街道實現彩禮、禮金、婚宴倡導性標準全覆蓋。截至目前,海原縣農村適齡青年結婚登記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占比同期增加49.4%。(記者 周 昕 白 茹 賀紫瑞)